2023年6月18日是第七个“贵州生态日”。盛夏六月的贵州,苍翠欲滴、一碧千里。在这样一个森林覆盖率达到62.81%的省份,绿色可谓是“颜值担当”。
2018年5月18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,提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,强调要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。这次大会总结并阐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。就在当年 7月7日,国家主席习近平向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8年年会致贺信。值此五周年之际,我们与读者一起,结合贵州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,在生态文明上的具体实践,感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。
(资料图)
从2013年7月,中国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、国际性高端峰会—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召开;到2016年8月,中央将贵州列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;再到2021年2月,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,指示要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特别重视、格外关心,多次作出重要指示,反复叮嘱贵州要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。
设立“贵州生态日”,正是贵州利用生态优势、挖掘生态潜力、激发生态活力、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载体,也是推动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的重要形式。以“生态文明”建设看贵州“高颜值”,既有与生俱来的“天然绿”,更有久久为功的“保护色”。
寻找小可爱 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的故事
最近,四只可爱的天鹅宝宝在贵阳市观山湖公园诞生,引来许多市民关注。黑天鹅对于居住环境也有着严格的要求,能在公园“安家落户”,稳定地繁殖,说明贵阳生态环境良好。现在被称作贵阳城市“绿肺”的观山湖公园已经拥有675种植物种类,还有70多种野生鸟类。
尊重自然、顺应自然、保护自然,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,也是贵州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体现。贵州位于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上游,属亚热带高原山区,境内山脉众多,绵延纵横,复杂的山、水、林、田、湖、草,四山八水以及南部的喀斯特丘陵成就了贵州丰富的生物多样性。截至目前,贵州省已知生物物种24547种,物种数量在全国排第4。
世界自然遗产——贵州梵净山,孕育着7100余种珍稀野生动植物,也是“地球独生子”黔金丝猴唯一的栖息地。在这片森林覆盖率超95%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,前不久,46公里的生态廊道工程完成了数十万株新绿的栽种,这将为黔金丝猴拓展生境空间295平方公里。
江口县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、局长杨刚告诉记者,生态廊道是以梵净山生物多样性保护获得这个项目,主要的特色就体现在植被的诱导,通过运用高大乔木生长达到一定米径过后形成天然的廊道,以便黔金丝猴跨越到新的生境空间。 近30年来,黔金丝猴种群数量从500多只增加到了850多只。
去年,“中国山水工程”入选联合国首批十大“世界生态恢复旗舰项目”,贵州省乌蒙山区、武陵山区“山水工程”位列其中。生态廊道项目为贵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新实践。
“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方面,贵州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,形成独具特色的‘贵州样本’。今天,贵州野生动物物种数量居全国第三位,已列入新版国家重点保护名录的野生动物有197种(类)。贵州正在用实际行动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。”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院长冉景丞介绍到。
全力构筑生态文明法规体系的“四梁八柱”
法律是治国之重器,良法是善治之前提。从2014年率先出台全国首部省级层面生态文明地方性法规《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》,到2021年联合云南、四川开展赤水河流域保护共同立法,首创“共同决定+条例”的立法模式,贵州实现区域立法从“联动”到“共立”的跃升,为全国开展流域保护共同立法提供了新模式。截至目前,全省共出台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地方性法规130余件,涵盖了“水、气、声、渣”等主要生态环境要素,初步构建了覆盖全面、务实管用、严格严密、内在协调、具有贵州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法规体系,贵州用法治力量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,以高质量生态文明法治建设推动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,推动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出新绩。
巡河护林——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
临近“贵州生态日”,这几天,河长巡河、林长巡林系列行动正在各地开展着,这是贵州与绿水青山的约定。
一大早,六冲河化屋段村级河长、黔西市化屋村党支部书记许蕾便乘着游船开始巡河。化屋村位于乌江支流的六冲河段。以前,不少村民都靠打鱼为生,六冲河受到过度捕捞,敲响了污染警钟。这些年,黔西构建了县、乡、村三级河湖长管理机制,加大了河湖管理的保护力度,现在六冲河的水质达到了一类水。
“随着乌江全面禁渔,沿江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转变,渔民们纷纷转产上岸,我们村就有19位村民从事护河、护林的工作,村里还开起了19家民宿,30多家农家乐,分享着绿水青山带来的红利。”许蕾介绍到。
自2017年以来,贵州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,推进深化河湖长制、湖长制、林长制工作,积极推进长江经济带综合改革。作为长江、珠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,贵州88个县市区有69个在长江防护林保护区范围内,有16个县市被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。
“以前没人管,山上树子还没长大就被砍去烧火了。”回忆起纳雍县厍东关长坡村以前的生态,村民蔡安凯记忆犹新。两年前,蔡安凯应聘为护林员,任村级林长。从此,上山巡护就成了他的日常,无论寒暑,从未间断。在纳雍,像蔡安凯一样的护林员共有5000多名,他们用辛苦付出换来了满山翠绿。
幸福不动产 绿色提款机
刚刚结束的2023贵阳马拉松,42.195km的全程赛道周边,观山湖公园、阅山湖公园、喀斯特公园、泉湖公园依次排列,优良的生态吸引了全国的2.5万名选手参赛,选手的交通、住宿、餐饮、观光购物等构成赛事的直接经济消费,线路周边的多家酒店已经爆满,比赛期间,观山湖区的多家商场迎来销量增长。
贵州的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,非常适合开展马拉松、滑翔伞、攀岩、低空飞行、高桥蹦极等户外运动,全年330天以上可进行户外运动,被称为“户外运动的天堂”。依托多样的地貌和良好的自然生态,贵州已建成生态体育公园104个、汽车露营基地100个;获评国家体育旅游精品项目95项(次);全省累计评选出体育旅游精品线路106条,涵盖洞穴探险、酷玩森林、水上运动、路跑健身、山地骑行等特色业态。如今,户外体育赛事已经成为展示贵州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,也是推动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途径。
优良生态环境是贵州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。2012年1月,国务院印发国发〔2012〕2号文件,为贵州擘画了长江珠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战略蓝图。2022年1月,国发〔2022〕2号文件出台,明确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的定位。贵州着力把“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”贯穿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,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卓著,绿色发展相得益彰,走出了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地区的发展新路。
深入实施“大生态”战略,贵州中心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98%以上,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达100%,30项生态文明制度改革成果列入国家推广清单,绿色经济占比达到45%。贵州省自然资源厅党委书记、厅长周文表示,人不负青山,青山定不负人。要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,让绿水青山成为贵州人民的“幸福不动产”、“绿色提款机”,最终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。
记者:
朱彬 田婷婷 陈思思 付雪微 曾明 余苏阳
来源:光明网
关键词: